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联赛新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联赛新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中国篮坛来说,广东和福建两地的民间联赛,也就是像东莞本地的这种业余联赛,已经开展了多年,其参与人员和机构之多、水平之高,或许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在新媒体盛行之前,中国篮坛不少球星“走穴”的主要方式,就是到东莞、晋江、泉州等地去打业余比赛,也就是民间流传甚广的“野球”,包括刘玉栋、巩晓彬等人,当年都是野球场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大家都见怪不怪了——能请得来明星的球队,那人家的老板才是真有实力,有人脉,不是现在动辄就说啥公平竞争的两难问题。
对于广东宏远来说,当年杜锋、朱芳雨等也是这些民间联赛的常客,因为这个来钱快,水平也不高,可以说,那时这些业余联赛是真正的市场化,是球员价值的真正另类体现。
时代发展到今日,球星们在俱乐部的收入已经足够高,但是这仅仅是球星而已,对于那些一般的球员来说,他们在俱乐部和联赛的收入还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时候,到东莞等地去参加联赛,也是一种途径,所以这也就是不断有消息传出,各类职业球员混迹于野球场,据说收入比在CBA都高。
这种情况下,广东宏远的将士也不能免俗,在得到俱乐部许可的情况下,友情出演一下东莞当地联赛的各种角色,也是必然的,人们不要奇怪在业余时间,看到那么几位熟悉的球星,在不同的球队打比赛。
有需求,就有市场。
排协制定的联赛规则算不是上诡异,而朝令夕改比较让人反感。上海女排本来已经花钱引进了拉尔森、金延景,然而开赛前排协忽然做出只能上一名外援的规定,这样也造成了天津女排几乎提前夺冠的局面。这样的规则是否有利于联赛的发展呢?
中国联赛是拉尔森、金延景的首选,赛季短价格又合适,她们没有必要不来。
可能也有球迷觉得,今年只能上一名外援的政策,让拉尔森、金延景会放弃中国联赛,毕竟她们上场时间减少了一半,不利于她们保持自身状态。那么这两位外援会,仅因为这个原因就不来中国了吗?
1.韩、美队长年过30岁,养生排球在中国打得不亦乐乎。金延景是韩国女排的队长,拉尔森更是带领美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冠。这两个人都是各自国家队的灵魂人物,然而她俩都是30+的年龄,中国联赛的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欧洲新星俄罗斯小彩娃等人的崛起,实际上拉尔森、金延景在欧洲联赛的吸引力是在下降的。排超联赛拦网的水平,跟欧洲三流都没有办法相比。东京奥运前的女排世联赛,王媛媛、杨涵玉这种所谓国内最佳拦网手,在对阵加拿大、比利时这些不入流的球队时,一个球都拦不着。
反倒是欧洲三流球队把刘晏含、刘晓彤、栗垚拦得披头散发。除了张常宁的强攻能下球之外,中国女排的替补阵容,没有一个能在欧洲球队面前下球的。拉尔森、金延景早已过了巅峰期,并不是像埃格努、博斯科维奇、瓦尔加斯这种当打之年的球星,只要是价格合适,再加上中国联赛赛季较短,也不影响这两位老将继续去欧洲“打工”。况且,半决赛拉尔森在对阵江苏女排时,基本上拍拍、吊吊、抹抹手就可以得分。
韩、美队长在中国打养生排球真是太惬意了。虽说联赛规则的改变,只允许上一名外援,拉尔森、金延景都少了一半上场时间,但对于这种老将来说,打一场休息一场,恰恰是更合适的。上海女排没能杀入决赛,并不是拉尔森、金延景不行,而王之腾在排兵布阵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江苏为了加强进攻,解放了吴梦洁的一传。而王之腾让35岁的拉尔森又“擦地板”,又打强攻,其他进攻点又没有拉尔森进攻效率高。因此,这也造成了拉尔森攻防两端任务太重,被江苏限制了发挥。
国内联赛应该引进更强力外援,高水平对抗才能带动本土球员发展。
有人觉得天津女排夺得联赛冠军,都是靠花钱买外援得来的。如果没有外援的参与,那靠几个本土球员自己打自己,闭门造车真的能行吗?
1.瓦尔加斯发球排名未能进前十,在中国联赛成得分机器。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瓦尔加斯在欧洲联赛她的大力跳发都不能排进前十,然而她在中国联赛可以直接把倪非凡砸倒在地。倪非凡也说过想挑战埃格努的大力跳发,连瓦尔加斯的发球都接不好,那怎么接埃格努超100公里的跳发球呢?拉尔森、金延景虽然是外援,但她们已经不代表最高水平的球员的。我个人倒是希望天津能够引进埃格努、博斯科维奇这样的一线球星。如果我们在排超联赛里,能够习惯接埃格努的大力跳发,大力扣球,那我们在国际赛场上遇到她,也会适应很多。
土耳其女排之所以能够进步飞快,其实就是得益于她们联赛水平很高。东京奥运中国女排失利,其实有很大的原因,就是集训时间太长了,闭门造车后,与外界脱钩,连欧洲三流球队都能在中国队身上作威作福了。联赛没有当红一线球星的加盟,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没什么提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他球队还应该感谢天津引进了瓦尔加斯,有了这样在家门口锻炼的机会。
今年排协政策的改变,让天津变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冠军的争夺也失去了悬念。大家觉得联赛是否该引进比拉尔森、金延景更强的外援呢?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昨天欧足联发布了一个临时的政策,就是对疫情后复赛的比赛的换人规则进行调整,允许一支球队一场比赛最多换五名球员。同时也不对VAR的使用作强行要求,让各国的联赛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使用VAR。
当然,VAR的这个玩意,这篇文章就不想去探讨了。主要想谈谈这个新规提出的意义,与对一些球队后续成绩可能产生的影响。
首先呢,这条新规不是说在比赛中随便可以换五个人的,而是正常比赛时间内还是只能更换三个人,但中场可以一次性更换最多五名球员,意思实际上就是中场休息的时候,增加了两个换人名额罢了。
那么为什么欧足联要出这个政策呢?其实想一想也简单,欧足联不管是之前威胁各个国家的足协敢取消比赛就取消你明年的欧战资格,还是现在出台这个政策。其实都在传达一个意思,欧足联希望各国的联赛快速恢复,而且最好尽快能够踢完,不要影响新赛季的各种转播合同的签约和因故推迟到明年的欧洲杯正常进行。
所以,欧足联出台这个政策,估计过段时间欧洲复赛的联赛,一周双赛将会成为常态,而且甚至可能是两周五赛。这应该是大概率会出现的事件,要赶之前落下来的进度,增加赛事日程的密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么好吧,从现在已经宣布的德甲开赛时间是5月16日来看,其它的一些联赛哪怕复赛,也应该要到五月底或者六月上旬。欧洲这个季节的天气,(特别是南欧、西欧,比如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地方)夏天也不会比我们国家舒服到哪里去。
顶着高温进行一周双赛,甚至两周五赛,或者更极端的一周三赛。这对各级球队的体能储备和阵容厚度是个巨大的考验。而且球员的状态也不容易保持在最佳。举个例子,这次疫情,欧洲的赛事都已经暂停了很长时间,几乎相当于本赛季提前结束了。复赛就可以理解成新赛季的重新开始,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找状态的。都没见过有啥足球联赛从联赛第一轮就开始搞一周双赛吧?因为从停止到突然间大量密集的赛程,是不利于大多数球员打出应有的水平与状态的。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复赛,赛程又是如此密集,天气又将变的炎热的情况下。大多数球员的状态可能不会好到哪里去。在未来的比赛过程中,攻无力与防守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可能性会大幅的增加。
但是不管怎么看,这个政策对所有球队都是公平的,可以预想的是,战术与人员储备多,有两三套不同打法与组合的球队,在后期的比赛中会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地位。有可能一些实力较弱的球队,面对密集的赛程,有的比赛就战略性放弃了也很难说。
所以未来的比赛,下半场将成为一个很不确定的因素项。强队有可能在上半场领先比较多的情况下,下半场把主力换下去休息。弱队可能碰到一些明显没有必要要拼的比赛时,也会选择更多的战略性放弃。反正综合来说,未来一段时间的比赛,要重点关注争冠组与争欧战组的球队,有可能一些传统的,领先很多积分,最后坐次没有什么悬念的球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把最终的成绩结果打出来。而一些不上不下的球队,可能就会表现的比赛消极了。还有就是保级球队,因为赛程密度加大的关系,有可能哪支球队的赛程更好,碰到的争冠争欧战资格的强队更少,哪边就更有可能保级成功。
总的来说,还是快点复赛吧,没比赛看还是有点痛苦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联赛新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联赛新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